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昺的防御战术虽脱胎于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但又结合了其他军事家的成果,从而建立起一套适于自己的体系。对此他并没有觉的有什么不对,毕竟今天的科技成果不一样是继承和融合了前人的经验,进行创新和发展而来的,管他什么洋的、土的,有用就好,这也是他前世做技术时秉承的原则。
弩炮和火箭弹作为克敌利器,自然是军中必备之物。这些对于水军尚且好说,它的搭载工具是相对固定,而船舶的体积和载重量对弩炮的大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但是步军却不同了,弩炮基本上只能靠人扛马拉,体型和重量太大,便会增加行军和转移时的负担,并难以在复杂地形中随军行动。
因此一安顿下来,赵昺就考虑在不降低弩炮威力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小型化,减轻重量,增加便携性,以保证可以随军行动,能够适合在多数场合使用。经过他和工匠们的研究,通过置换材料,剔除不必要的部件,缩小尺寸,优化结构等手段,成功的将小型弩炮的重量减到二百斤,拆卸后可以由四个士兵背负行军。
设计更为巧妙是,中型和大型弩炮的基本部件可以做到用一匹马驮载,能够穿山渡水伴随队伍快速机动,而体积庞大的木件则可在作战现场砍伐树干临时制作。当然这可能会延误野外作战对武器的使用,可一旦需要就能迅速投入作战。如此一来,琼州步军各部也都配备上弩炮,每营拥有小型弩炮五架,每军拥有一个弩炮营,装备重型弩炮二十架,大型弩炮五架。
这些武器主要用于攻城作战和野战工事的防卫,有时也用于特定的野外作战,如掩护部队渡河等。另外为配合防御作战,每军还编有一个辎重工程队,这支分队能够熟练地进行桥梁架设以及攻城作战专用武器的安装和使用。虽然他们主要依靠在战斗现场来寻找木材和杂料,但工兵分队有个专门的辎重队,携带着施工所必须的工具和装备。
此外,赵昺还通过在整训中积累的经验和前世所知,制定了一套步军实施防御作战的条令
首先,军队进入作战区域,必先安扎设防的营地,并以此作为作战和保障基地;将帅和幕僚要对敌军态势和周围地域实施面的侦察,除敌军的部署外,也要一并查清当地的木材、石料、牲畜、食物、饲料等资源的状况,作为面估计形势的基础。
在接受任务后,立即封锁前沿,并着手搜集构筑工事和攻城机械所需之材料,修筑工事,构建防御措施,布置作战器械,设置障碍,在阵地建立起一条线性防御地域,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作战机械的火力范围。。若是独立作战,还要在侧翼和后方修筑防线,以对付敌军从侧后的迂回和袭击。
最终形成由移动防护板、移动廊房和堡垒等构成的一整套有护盖的野战防御工事,并连续使用轻、重型武器,弩炮、火箭弹及其他各种类似的武器袭扰对方,打乱敌军的部署。一旦敌军进攻,各部便可依托简易工事对抗敌军,且可抓住时机对敌进行反冲击,甚至在敌败退时进行围歼。
当然这只是基本原则,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各部主将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和敌方的作战行动对弩炮的使用及作战的具体步骤进行调整和添减,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武器和技术的效能,可以说,它们跟老式的梅花阵的效果完一样……
泉州城西和城南面江背海,在元东南水军连遭打击的情况下,这就是两道天险,他们想突破白沙水军的防守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只能选择城北和城东陆路作为突破的通路,那防守这两个方向的前军和后军就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而唆都在渡河失败后也一定会重新寻求突破,以赵昺的估计其定会选择溯流而上重新选择渡口,然后会合北来的援兵从城北来援。
“黄统领,在这几个方向还要加固,可以在壕前设置些陷阱,撒些拒马钉,埋些竹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