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缺马的矛盾日益突出,赵昺知道这种状况若是不加改变,对来日的北伐将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他一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马匹的同时,还建立马场繁育马匹,而崇明州马场则是种马场。
在赵昺前世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外国的阅兵或者马术表演的时候,他往往会被那些矫健的骑士与高大的马匹所吸引。因为在国内,是很少能见到如此高大的马匹。即使前去内蒙等有着大片草原的地方去骑马,见到的马匹也经常是相对矮小的,有的马匹干脆就和驴子差不多大。
无独有偶,抗战时日军所骑乘的“东洋马”也以高大、健壮著称,他们虽然身高不高,但是所骑乘的战马普遍都很高大,而“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东洋马”,更是反映了那个时候日军所用战马的优异与珍贵。这些情况,也就导致了很多对于国产马种的鄙视,以及中国古代骑兵实力的质疑。毕竟战马质量不够好,骑兵的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然而,对中国古代军事有所了解的赵昺却知道,中国古代不缺乏重装骑兵。如果没有高大优良的战马,甲骑具装自然无从谈起。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高头大马呢?赵昺到了这个时代,无论从现实的角度,还是前世的疑问都想解开这个谜。
在解开这个谜之前,赵昺首先搞明白了关于马匹的体格指标的两个重要概念,那就是“肩高”和“掌”。一般像马这样的动物,测量高度时都以肩高为准,所谓肩高指的是马匹从肩胛骨到脚的距离。而掌则是一个长度概念,传统上经常以掌的单位来计量马匹的身高,而一掌大约是多少,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尺度,因为每个人的手掌大小都不同,也就导致概念的模糊,他以为大约也就在十厘米左右,可也就造成马的高矮难以说道清了。
中国人使用马匹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代就开始将马匹用来骑乘了。但是赵昺觉得凭心而论,中国本土的马种并不算好。先秦时代大多以体型较小的蒙古马为主。从秦兵马俑中体现出的马匹形象来看,此时中国本土的马匹耳朵长、马蹄小、马鬃短、马尾细、肩高较低。
根据《周礼》的记载“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经过换算可知,先秦时代中国本土马匹的平均在一百三十八厘米左右,既为十四掌左右。而汉代时,禁止肩高十四掌上的马匹出关,也可以做为例证。
不过,我们都知道在西域周边的中亚地区,却有着优良的骑乘马种,尤其是被称为“汗血宝马”的大宛马,其与威名远播的帕提亚重骑兵所使用的尼撒马有着共同的祖先,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马种之一,平均肩高一般都在十五掌左右。
著名的征服者汉武帝北击匈奴,开拓西域,并从西域诸国引入了“乌孙天马”和“汗血宝马”,便极大的改良了中原地区的马种。汉代战马的雕塑相比秦代马匹雕塑耳朵变短,口裂、马蹄增大,胸脯更宽,肩高也明显增加,西域良马对中国马匹的改良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此后,历朝历代,中原王朝都对马匹的蓄养十分重视,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富者,必数马以对。”对于帝王将相来说,拥有一匹高大的宝马良驹更是身份与能力的象征,还可以在战场上获得极大的优势。无独有偶,蒙古西征进入中亚后,也开始迅速的淘汰蒙古马转而使用中亚地区的良马。
那么,中国本土马匹,在上个世纪明显矮于欧洲甚至日本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现代欧洲以及日本的高头大马也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这些高大的马匹是在大约在17世纪之后,逐渐由人工选育出来的。例如现在世界一流的英国纯血马,就是自十七世纪中期开始培育的。抗战时日军所使用的“东洋马”,其实也大多数都是从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引进的。
而在欧洲漫长的中世纪里,拥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