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为危机,就是危险中蕴藏着机会。玉昔帖木儿出人意料的一搏,确是给赵昺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他不想看到鱼死网破的结局,那么就必须用更为结实的网具。以江南欲伏的兵力,他并没有完的把握,而重新部署是需要时间的,只有从攻扬州大军中抽调兵力最为便捷和现实。
当然从扬州抽调兵力也并非像赵昺所说的那么轻松,他们面对的同样是求生欲望强烈的敌人。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即便战胜其也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其要力突围,也并一定能够将他们留下,那可能最后就是一锅夹生饭。
另外蒙元方面一向注重情报工作,玉昔帖木儿肯定也知道自己南渡失败后将是什么结局,他必然会加强情报的收集工作。而自己若是调军回援的意图被其发现,不仅诱敌深入的计划完失败,他相信其一定也会加以利用,当机立断改变计划反扑扬州,毕竟能活捉一个皇帝的诱惑力不比攻取敌国都城的诱惑力小,且实在的意义更大。
反之,玉昔帖木儿既然知道倾尽黄河以南两个都万户府的兵力南侵失败的后果,谁又敢断定这不是其布下的一个陷阱。其中的诱惑力太大了,大的任谁都想往下跳,所以赵昺不得不谨慎,在其不渡过长江,他都不能相信。而面对这么大的一个馅饼,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相信王应麟能看出来,其他人也一定能看出来。同样他也不想放过。
面对这么一个‘双杀’之局,就要看谁戏演的最好,谁能把谁骗进陷阱,这也就是常言的决胜在沙场之外的道理。所以赵昺即使发现了其中的战机,却没有向众将言明,又阻止了王应麟向外透露信息。不是他不相信其,而是情报工作无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旦被泄露出丝毫,就是不可挽回的结局,因而必须要将这个意图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在当前没有卫星、没有飞机的时代,大部队调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也只是相对。赵昺的计划是以常州、无锡、平江和昆山四地为支撑点,组成一支大网,而网的中心就是常熟。而要将围城的数万部队悄无声息,不留痕迹的在敌人眼皮底下送到江南,并开拔至战场。不仅事关伏击玉昔帖木儿部战役的胜败,也关系到留守围城各部的安危。
而赵昺在考虑如何排兵布阵的时候,还要思考下一步收复两淮地区的计划,而这个缺乏只是打一仗那么简单。其实占领一个地区,通过战斗夺取只是第一步,占领并巩固也只是第二部,长期占有并进行有效的治理才能算是将这块土地和人口收入囊中。
所以收复一片新的国土,不仅仅是依靠军队能够完成的事情,是需要动员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完成的。不但是考量一个政府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还是对一个国家财力储备和物资调度、人口动员能力大小考验。这就需要朝廷的各个部门的主动配合和坚决的执行。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兵力不足的问题,虽然当下大宋有三十万主力禁军和十余万屯驻各州府的厢军,看似不少,可不仅要留兵防守京畿,还要对巴蜀和云南方面用兵,沿边重镇也要屯驻重兵防止敌军寇边,镇压反叛,正常情况下能抽调六成兵力参与战争就相当吃力了。
如果只是打一场以破坏敌方经济基础和消灭有生力量为目的,掳掠似的战役,赵昺以为有这些兵力足够了。因为这种快进快退的战斗不需要占领地方领土,不必考虑战后重建的问题,甚至可以只携带少量辎重,就能以劫掠对方物资维持战争所需。
但是以这二十余万的兵力收复两淮便显得捉襟见肘了。诚然,赵昺相信以这些经过严苛训练,火器装备,各级军官皆富有战斗经验的部队,在兵力空虚的两淮地区可以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可发动这次战役的目的不是袭扰和破坏,而是收复失地,并要长期的进行统治。
那么这些兵力在要承担主要作战任务,还要重新构建防线,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