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法说清,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管是臣工,还是新科进士,怎样论述,不犯忌讳者,都不算错。
自己只是定个方向,明确优劣,应该是说清楚了。
他是说完了,可相公们愣了,也可以说是在思考。
其实是真愣了。
官家一番话,若是臣工们这样说,算得上大逆不道了。
“其实,诸位或许真的有些妄自揣度了。范老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官家之题目,异曲同工。”
欧阳修相对于其他人,更侧重于学术。
当官家这番话说完,他便想到了范老相公的《岳阳楼记》,官家之意,又何尝不是对范老相公的凝练?
怎样的天下,并不是该由臣工评判的,撇开这些,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便不会被题目所困惑。
怎么把这事忘了?赵曦经欧阳修这么一说,那叫个后悔呀。
有老范在前面挡着,他真的没必要这样费劲的去解释。
估计在场的所有人,也是被题目的名字吓懵了,所以才有诘问的想法。
被欧阳修这样一提醒,瞬间都明白了,这气氛也缓和了。
殿试还在继续,新科进士们可管不着相公和官家如何了,题目出了,他们就得做。
还真是相公们多虑了。
新科进士,心目中只有考试,见题目后,首先是切题……就是揣摩官家出题的目的。
这个时代,是后世对封建社会定义后,唯一不因言获罪的时代,最起码在现在还没有。
赵曦是真希望能看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可惜,取士必须有规矩,不能乱了章法,也不能太惊世骇俗了。
即便是赵曦想,人家新科进士也得配合才算。
就是赵曦给相公们解释,也是尽量说些符合这个时代实际的观点。
而最终被欧阳修这样一划拉,直接把取士的方向确定了。
赵曦有些遗憾,心里想法很多,还是要受时代的局限。
黄裳……这是政事堂阅卷后的头名,其实赵曦更看好王雱。
不知道到底是因为王安石的原因,还是王雱的言辞尖锐,王雱落到了第三。
也算吧,在经过相公诘问,自己解释之后,赵曦已经没有了出题时的情绪。
屈服吗?也不算。妥协吗?算是吧。毕竟大环境如此,有些事根本做不得,也不能做。
历史有她特定的轨迹,说是改变,赵曦也只能像做那些产业一样,种下一颗种子,让时代促发萌芽。
ntent
我成了仁宗之子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成了仁宗之子》,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