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长安惊变(二)(二更)(2 / 3)

逃回来的溃兵口中得知,天策军有攻城利器,就算是成都府城高墙厚,恐怕也挡不住天策军的进攻。

这毫无疑问让陈敬瑄更加胆寒,他不知道为什么昔日弱小的寿王现在如此强大,可目前的局势也让他没有时间去想这些。

所以当五千天策军骑兵抵达成都府城下的时候,不少士兵直接选择了逃跑。

不过外面的天策军并没有攻城,而是派人来传信。最后当得知只要答应寿王的条件,寿王便可以不进攻成都的时候,陈敬瑄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

不过当得知寿王要三百万贯以及割让四州(李振擅自加了资州)的条件,陈敬瑄很难接受。

最后在李振的三寸不烂之舌和恐吓下,陈敬瑄答应在五天内筹集两百五十万贯并且割让资、文、维、茂四州。

两百五十万贯对于陈敬瑄来说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不过凑也能凑出来。

为了凑齐这笔钱,成都府、蜀州、彭州以及节度使府库基本被搬空,并且还从成都府的商家以及本地一些家族中强行摊派了一百万贯,不足的还用绢和粮食补齐。

当李振满怀高兴的带着这个消息回去等待李晔奖赏时,李晔不仅没有奖赏,而且也没给李振好脸色。

二百五?

你才二百五,你全家都二百五。

二百四不行吗?

二百六不行吗?

非得二百五?

李晔的反应让李振也很不解,后面从张威口中才得知李晔不喜欢‘二百五’这个数字,这让李振有一种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去的感觉。

最后他让陈敬瑄再加了五万贯,李晔的脸色才好看点。

一下拿出两百多万贯,对于西川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为了凑齐这笔钱,陈敬瑄强行向本地家族和商家摊派,也让陈敬瑄在西川的统治开始不稳。

没了这笔钱,西川短时间也很难恢复元气,等李晔稳定了关中局势,那时候就是陈敬瑄的末日。

收到这笔钱后,李晔让锦衣卫负责押送,他则是把一些事情安排好后,就快赶回兴元府。

由于长安的变故,李晔并没有按照之前的办法让张士安担任傀儡节度使,而是决定自己兼任东川节度使。

对于四个副职,李晔也已经考虑好。

孙烨担任布政使,张士安担任行军司马,郑凝绩担任观察使,学政则是由渝州刺史担任。

至于刘麟,则是接任渝州刺史。

这还没完,东川还有一半州域不在李晔的掌控中。

按照李晔的想法,东川要完全按照山南西道实施改革,包括刺史不掌兵权,实行商税等等。

除了这些,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掌握了军队,就能掌握东川。

由于李晔要带着天策军主力随时出兵关中,所以无法在东川留下太多的军队。

于是李晔任命刘麒为右天策军将军(位于大将军之下,中郎将之上,从三品),下辖前后左中右五厢兵马,奉命在梓州以原右天策军前厢为主组建新的右天策军。

满编的右天策军将达到三万五千人,士兵缺口由各州州兵以及降兵补充。右天策军下辖两名中郎将,由彭鹤、袁志青担任,五个指挥使分别为李简、石凌、晋晖、孙家孟等五人。

组建完成后,前厢坐镇鹿头关,中厢和后厢驻扎在梓州,左厢驻扎在通州,右厢驻扎在渝州。

左天策军将军一职依然由李洪担任,赵雄、欧阳靖担任中郎将,下辖五个都将除王建、张造二人外,其余三人皆出自原天策军旗下,其中秦易安成为武学堂第一个成为指挥使的学生。

相比于右天策军基本是由州兵以及降兵组成,左天策军则是原天策军主力。并且李晔还从原天策军中抽调了一部分精锐编入锦衣卫,利用绵州一战缴获的战马,把锦衣卫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