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科举改革(二)(二更)(2 / 3)

革’二字,李磎心里便有底了,看来陛下是真的要改革,连忙道,“回禀陛下,由于科举时间已经定下,臣不敢耽搁太久,所以便把众同僚的意见汇总,然后根据臣的一些看法,连夜写出了这封奏折。”

说着李磎便把奏折交给了张威,然后退到一旁静静站立。

看到这本名为《科举改革上疏》的奏折,李晔拾起仔细看了看。

内容不少,大约有几千字。不要觉得字少,这可是用古文写的,也就是后世人所说的文言文,若是翻译成白话文那就是几万字。

一晚上,能写出这么多,可见李磎都没怎么休息。

内容很丰富,可见李磎很用心。

只是对方建议改革,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至于改革办法,并不是李晔最开始设想的。

按照李磎的奏折所说,这位是保留了原本的进士科和明经科,不过在名额上有些限制。

为了不拂逆他的意思,对方则是建议重新开设秀才科。

这跟唐初设立不久被废的秀才科不同,新开设的秀才科考试内容包括李晔一直想纳入考试内容的算学、律学、医学等杂学学科,同时也有时务策、经义和诗词的内容。

可以说,秀才科就是迎合李晔而重新出现的。

看完这封奏折,李晔觉得挺有意思。这李磎,既不得罪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又不拂逆他的意思,而且还帮助他缓和了与其他持反对意见大臣的矛盾。

有意思!

不过这封奏折中的问题也很多,毕竟这只是一个晚上写出来的。

“爱卿有心了。爱卿这昨晚没有休息好?”看着李磎的神色,李晔对着旁边的张威吩咐道,“给李尚书准备一椅子。”

随即,一个太监便抬着一个木椅来到李磎身边,这让李磎有些感动,连忙道,“谢陛下!”

“爱卿不必如此,朕可不想听到朕的大臣病倒在任上。”李晔笑着道,“依照爱卿奏折中所言,限制进士科和明经科人数,增加秀才科人数。不知爱卿可否细细说来,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李磎回答道,“回陛下,正如昨日杜侍郎所说,陛下初登基,不应操之过急。昨日臣见杜侍郎、刘侍郎等人反对改革的态度坚定,若是陛下执意改革,势必导致君臣关系紧张,于当今朝廷无益。

所以臣想了之后,便觉得可以另辟蹊径,增设新科,依照陛下之意,开设相应科目。

若是科举考试只有一科,广大学子势必有些措手不及,惹出骚乱也是有可能的。而且科举重诗词、经义已经深入广大士子心中,若是突然取消,臣以为不妥。

正好进士科和明经科每年招收的人数较少,索性固定人数,然后增加秀才科招录人数。

除此之外,在秀才科中举者的官职任命上,陛下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给予优待。

长久以往,就可以潜移默化中改变天下士子的观点。”

李晔眼前一亮,李磎的建议到时给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他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么做。

“爱卿所言甚是,倒是朕有些着急了。不过爱卿的奏折中漏洞颇多,两天时间,两天后爱卿给朕拿出一个更详细的细则。”李晔笑着道。

李磎大喜,连忙道,“是,陛下。不知三科人数各几何?寒门和世家子弟比例几何?”

李晔多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对方还知道自己想限制比例,微笑道,“进士二十,明经三十,秀才一百,寒门与世家之比为二比三。”

二比三,意味着这次科举,世家出身的子弟只能招录六十人,这可是大手笔。

而且今年招收的人数不少啊!

特别是秀才科,要招一百人,看来陛下的决心很大。

后面,李晔陆陆续续收到不少大臣的奏折,反对的有,支持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