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下邑之谋(2 / 4)

虽强,但因为张耳的关系,恐怕很难真心归附自己,此前虽然同意出兵攻打项羽,但听闻彭城战败,便又将军队撤回了赵地;齐地田横如今又面临着项羽的直接攻击,根本无暇他顾。

如此看来,诸侯王之中,九江王英布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争取对象,最重要的是九江地区与西楚相邻,可以对项羽产生极大的牵制作用,一旦自己率兵西撤,有英布作为牵制,项羽必然不敢全力追击自己。

至于彭越,自身实力虽然不算太强,但他能在诸侯环伺的情况下生存,甚至击败项羽的部将萧公角,自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彭越的活动区域同样距离西楚很近,足以牵制项羽的部分注意力。

说到韩信,刘邦对于韩信的才能自是十分钦佩的,否则也不会拜他为大将军了,可是韩信虽为大将军,刘邦却从未让其统兵,而只是当做了参谋来使用。事到如今,刘邦也认为,自己或许真的是有点浪费人才了。虽说韩信没有任何统兵经验,但自己麾下这些将领,哪个不是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更何况韩信这个本就颇有军事见解的人才,难道还不如这些泥腿子出身之人?

想到这里,刘邦认为张良此计的确是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重新打起了精神。不过,击败项羽乃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眼下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抵挡住项羽的追击,顺利退回关中。

有了张良的谋略,刘邦很快便制定了西撤策略。他先是找到彭越,以未来裂土封王为条件,让其返回梁地平定魏国故土,以牵制项羽的注意力。

之后,刘邦命令吕泽驻守下邑、王陵驻守丰邑,沿“丰邑—下邑—砀县”设置防线,又令缯贺率兵配合吕泽等人袭扰彭城周边,牵制和阻拦楚国追兵。同时,以曹参为主将,率领樊哙、灌婴、靳歙等人为先锋,先行率军西进,平定外黄、燕县等地叛乱,确保大军退路安全。

随着刘邦命令的下达,各路兵马分头行动,刘邦自己也在兵马整顿完毕后,亲率中军主力徐徐西撤。得知刘邦大军西撤,项羽哪里肯放过,在彭城一带已经本基本平定的情况下,立即调集兵马追击。

刘邦刚刚西撤至虞县,便接到了项羽果然出兵追击的消息,虽说由于缯贺、彭越的袭扰,项羽的追兵一时半会无法突破吕泽和王陵的汉军防线,但为了以防万一,刘邦又命令靳歙等人率兵,于雍丘一带设置了第二道防线。同时,刘邦决定按照张良的建议,派人去策反九江王英布,用以牵制项羽的追兵。

刘邦扫视了一眼队伍中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众人,对于这些新近招揽的士子谋臣,刘邦虽然知道其中不乏机辩之辈,却不知谁可堪当大任,便决定采取激将法。因此,刘邦对众人说道,“像你们这些人,真是不配与我共谋天下大事”。

谒者随何闻言,上前说道,“大王何出此言?”

刘邦便说道,“只要谁能替我出使九江,让他们出兵背叛楚国,将项王牵制在楚国几个月,那么我夺取天下就不成问题了。”

随何便说道,“小臣愿意替大王出使九江。”

刘邦仔细打量了随何一眼,见其确实是个有胆有识之人,便仔细交代了一番,说明了策反九江王英布的重要性,然后派给了他二十个人,让他们前往淮南出使九江地区。

随何来到九江,虽然受到了太宰的热情招待,但却始终没有办法见到九江王英布,如此等待了三天,深知不能再这么耗下去的随何,趁机游说太宰道,“大王不召见我,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而汉国弱小,不过这正是我出使的原因。如若我得到召见,如果我说的正确,大王一定能够听得进去;如果我说的不对,那就请大王将我们二十多人公开处死,以表明大王背汉向楚之心”。

太宰将这番话转述给英布后,英布果然接见了随何。随何向英布行了一礼后,说道,“汉王派我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