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七国之乱(上)(1 / 3)

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汉景帝在与群臣商议之后,正式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鄣郡和会稽郡。

诏书传至吴国,早有准备的吴王刘濞,虽然接受了诏命,但在朝廷的使者离开之后,却立即开始了行动,他先是派人诛杀了吴国境内由朝廷任命的官员,暗中调集军队准备起兵,然后派人前往此前已经同意起兵响应的各诸侯国,约定共同起兵时间。

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的“七国之乱”,就此爆发。

为了招募军队,吴王刘濞向吴国全境下令说,“寡人已经六十二岁,将亲自担任将领带兵出征,寡人幼子年纪十四岁,也将身先士卒。因此,上至与寡人年纪相同,下至与幼子年纪相仿者,都要应征出征。”

为此,吴王刘濞下令吴国境内各郡县,征召年纪在十四岁至六十二岁之间的男子,组织训练,发放兵器,为发兵西进做准备。

当时,吴国凭借着铸币和产盐两大产业,国家极为富庶,吴王刘濞因此连年免除境内百姓赋税,故而极受百姓爱戴,以至于刘濞王命下达之后,很快便募集了二十余万人。

同时,吴王刘濞又命人前往与吴国相邻的闽越和东越,蛊惑越人出兵相助。自从儿子被杀之后,吴王刘濞便一直心存反意,为此不仅在国内收拢人心,对外也是积极交好联络,其中便包括闽越和东越首领,凭借着多年来贡献了大量财宝打下的基础,闽越和东越也纷纷出兵相助。

在吴王刘濞积极调集军队的同时,早已与其约定好的其他几位诸侯王,在得到刘濞的传讯之后,也纷纷诛杀境内朝廷派遣的官员,并调集军队积极筹备,随时准备响应吴王的叛乱。

正月甲子日,吴王刘濞于广陵正式起兵西进,并以朝廷违反高帝刘邦“国以永存,施及苗裔”的祖训为由,打起“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旗号。

正所谓“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吴王刘濞虽然行叛逆之事,但总要给自己找个出兵的正当理由,因此便搬出了当初汉高祖刘邦当初与诸侯王和彻侯的誓约。

当初,汉高祖刘邦在分封诸侯王和彻侯时,曾与他们约定“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即使黄河细的像衣带,泰山消磨的像磨刀石一样,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让你们的恩泽延及后代。

吴王刘濞此举就是在告诉天下人,当初太祖高皇帝承诺我们,诸侯国封地永世留存,朝廷如今大举削藩,就是违背太祖高皇帝留下的祖制,我们之所以起兵西进,并不是为了推翻朝廷,只是为了拨乱反正罢了。当然,我们也知道朝廷的这项政策,责任并不在于皇帝本身,只是皇帝身边有奸臣而已,这个人就是削藩的始作俑者晁错,他蛊惑皇帝违背祖制,就是当世国贼,理应得到讨伐。

吴王刘濞起兵之后,先是率军向西渡过淮水,与楚王刘戊的军队会合,两军合并之后声威大震。

吴王刘濞见楚王刘戊果然依约起兵响应,立时信心倍增,于是对外号称拥兵百万,在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向西挺进的同时,刘濞又派遣使者传檄天下各地诸侯,“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和已故的长沙王诸子,朝中有奸臣晁错,无功于天下,却要侵夺诸侯之地,擅自拘押诸侯派往朝廷的使者,专以侮辱诸侯为能事,不以诸侯王之礼对待刘氏骨肉同胞,灭绝先帝功臣,任用奸人祸乱天下,使江山社稷陷入危机。如今皇帝陛下体弱多病,志气消沉,不能觉察晁错之害,因此我欲举兵诛杀贼臣,不知列位诸王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