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发生任何新鲜的事情,也没有人会意外,因为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了,洛阳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城市,洛阳每天进来的外地人不知凡几,有的时候,他们上一次来看到的,和这一次来看到的都不同。总有一些细小的变化,等着他们去适应。
起初,人们还觉得不方便,总是有些抱怨,洛阳的本地人还去解释。但是后来,随着这些改变带来的好处,让洛阳变得越来越好,洛阳人也趾高气昂了起来,不再去解释,只等你来适应。
旁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李牧却心里明白。
在他的前世,有一位老人,在沿海画了一个圈。那个圈里的人们,大致也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
改革,必须得有试点,这个试点先走一步,其实本质是为了试错。但是李牧有着超越前年的眼界,他知道怎么走是对的,所以就没有了试错的过程,得到的结果都是正的,自然能够加深百姓们的自信感了。
李牧喜欢这种自信感,所以对于这种变化,他选择的是默许。
……
李牧工作的重心,还是造船的事情。
万旦船的主体零部件,都已经造出来了。但是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萧家派人考察了河道,发现河道有部分路段,淤泥过高,普通的船只,自然是无碍的,但是万旦船吃水深,有可能会有阻塞的事情发生。
虽说,不是百分之一百发生,但是有这个可能,也冒不起这个风险。疏通河道可是一个大工程,就算现在组织人手去做,至少也是一年以上的工程,这个时间李牧是耽搁不起的。
所以,只能选择第二种解决办法,把已经造好的零件,分批运送出去,另选一个海港,再行组装。
李牧在认真研究过之后,发现这件事还错有错着了。相比在洛阳组装,改在海港组装,更有很多的好处。
海港不用担心吃水深度的问题,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从海港出发的。而且万旦船的体量,也不是为了河运的,河运用不了这么大的船。
另外,李牧一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低估了大唐目前的海运。
其实,大唐是有海上贸易的,而且一直很繁荣。只是朝廷对此不够重视,民间也乐于闷声发大财,所以鲜为人知罢了。
李牧是想起了这件事,所以他找到了虬髯客详细了解了一番。作为南海三十六岛的主人,虬髯客对海上的贸易是再了解不过了。
其实,中原一直都有海运。早在秦汉时期,便有传说,徐福东渡带走了三千童男女,虽说传说有杜撰的成分,但至少也说明了,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海运,而且船只的载量不小。
而能查询到的确切记载,则要追溯到三国时期。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吴国的西面,北面,被魏蜀两个国家封锁,也是被逼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发展海贸。
比如说吴国当时曾经派舰队首先对夷洲(台)进行了开发,确立了继续南下的据点。随后又派中郎将康泰和朱应率海上船队到了东南亚一带,到了南海南部一带。这支船队回来后还各自分别写了一本记录图志,《吴时外国会传》和《扶南异物志》,这两本书,在李泰的文学馆都有收藏。
而三国时期的魏国,海上的发展也是不错的。一休告诉李牧,倭国有一枚魏王赐予的金印,说明早在三国时期,倭国与中原就有了联系,而且,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国时期,番邦小国,其实都是以魏国作为正朔的。
随后中原进入了分裂,朝廷对海运逐渐失去了控制,海运掌握在了地方大族,门阀世家之手。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中原连年征战,门阀世家还能稳如泰山的原因,他们通过海运,得到了所需的物资,闷声发了不知多少财。
李牧屡屡出手对付门阀世家,他们都能够退步,而不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