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元节(1)(1 / 3)

碾轮 叫我郑大前 3981 字 2020-08-13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汉国最为热闹的节日。

不过在正月十三的时候,城中的灯就已经点了起来。炮竹声声,灯火如龙,这样的日子约莫要持续五天,只是在上元节那天最为热闹。

由于朝廷取消了宵禁,那些执金吾们也不在驱赶夜晚走在街道上的人群,只是围着皇城一圈圈的巡逻。

以往这些执金吾们也就每月巡查三次,不过临近上元节,巡查的就开始频繁起来。

无论是否是寻常百姓,家中都会开始准备灯笼,有些是用于挂在自家院内,有些则是用于家中的孩童玩耍。

一些手艺匠人则是将灯笼做的格外的多,此时就见有一人在朱雀大街边当着众人的面,拿着一根竹条,在一个做好的灯笼上比划了两下后,削去了粗糙的部分,将竹条裁成了两截。

连续裁剪了几根竹条后,取了根细麻绳,将竹条扎成了一个灯笼的骨架。

接着便取了些已经画好的图画,或是花鸟鱼虫,或是山川河流,或是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或是体态婀娜的宫装仕女,或是空空如也的空白纸张,随手从中抽选了一张将它裱糊在了扎好的骨架上,一个灯笼便已初见雏形了。

有些人专门做灯笼,有些家中清贫些的读书人则摆了个摊子负责帮人在灯笼上写诗作画,更或者有些人则是出了些灯谜放在锦囊中,以方便那些普通匠人做些灯谜,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到得上元节那天,长安城内的才子佳人便都会出来游玩。不像寻常时候,往往只有已经出阁的女子才会抛头露面。

他们或是三两成群,或是寻了一处就着上元节的热闹办个诗会。还有些会提着自制的灯笼,上面或写或画着一些自己的得意之作,或是出了对联,又或者出了一个谜面,等着相约的好友来猜。

猜中猜不中都是相视哈哈一笑,然后同行走在朱雀大街上,看看会不会遇到其他什么相识的人,再互相的品评一下对方的诗词画作,或者猜一猜对面所出谜语。

也有些人会做些彩头,都是些街面上买的精致小玩意,就吊在灯笼的下方,若是对方猜出了,便将彩头取下相赠。

让诸多才子追捧的,往往是一些才女亲制的灯笼或者谜面,她们的彩头通常都是亲手缝制的女红,猜得中了,才女便会露面将灯笼赠予对方,或是将彩头亲手递上,期间或许互生情愫,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还有些曲艺班子,每人身着绣龙衣,高举一个用竹片扎成的龙身,前面号角铜锣开路,龙灯走在头前,接着便是龙头龙身相继蜿蜒盘旋着坠在后面。或高或低、或进或退、或舞或止、或跳或蹲,仿佛龙腾九霄。或是撞上另一个曲艺班子,还会上演一出双龙戏珠,端的是无比精彩。

舞狮舞龙是小孩子们最爱观瞧的节目了,赵晴和赵海便正在盯着朱雀大街上的那两条争夺龙灯的游龙,不停的拍手叫好。

赵微虽然觉得龙舞的很精彩,但是他更喜欢的是这种上元节万家欣喜无比热闹的氛围。这气氛,虽是两世为人,可也是头一次体会。

也就在他们的旁边,就有三两的人群互相品评对方的灯笼、诗作,也有人在和灯谜铺面的店家争执不下。赵微凝神听了几句,发现不少才子佳人说的都是正月初一那天永兴楼发生的事。

“你听说没有,那首咏梅是赵家那个认祖归宗的公子所作!”

“哪个赵家?”

“自然是当朝太傅那个赵家。”

“莫诳我,那公子才几岁,便能做出这等诗句?”

“据说就是那个岭南余三元说的!那个小孩子还不承认呢!”

“我怎么听说的是这诗是一个游方道士做的?”

“那小孩子不承认,随口便说不是他写的,当时余三元便追问是谁写的,他只好胡扯一个人出来,便是那游方道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