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所料,字面意思上的被马拉申科猜了个正着。
“的确有其它装备,而且是新式武器。不同于ZSU372,这款是还没上过战场的最新武器,迄今为止也只完成了一部分初期批次的量产工作。”
“哦?”
来了兴趣的马拉申科觉得自己大概猜到会是什么东西了,跟着老设计师继续顺着火车站里的货场站台往前走,朝着满载重装备的火车后部方向而去,一边走饶有兴致地听着老设计师接下来的介绍。
“其实T43中型坦克的改进设计工作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强化它的装甲,希望它能够完全抵御呐粹长88火炮的直瞄射击;还在升级其火力,希望其能拥有在抵御住长88射击时,反过手来再去击毁长88搭载车,通常来说也就是虎王重型坦克的能力。”
“.哈,中坦完全抵御住重坦的攻击,还反过手来再击毁重坦,你们的设计目标定的可真够高的。这是装备总局那边要求的,还是说你们设计院所自己把就定了这么高?”
通常来说,红军的装备设计研发是作为甲方的红军这边提要求、出指标,指出“我希望啥啥装备在啥啥情况下干啥啥事,达到啥啥性能要求”。然后再由下面的设计院所也就是乙方,立项并集结项目人员、指派总师,落实开展设计研发工作,红军装备里常见的“XXX工程”代号也是在这一过程中确立的。
接下来便是整个项目团队,拿着军方提的要求和指标来集思广益、寻思这东西该咋搓。最后一通捣鼓之后再把搓出来的东西拿去交给军方审,如若审定通过则装备验收合格,赋予正式装备编号并定型投产。
如此,一款红军新装备的设计研发到定型量产全流程,算是就此完成。
往后该做的,就是军方和厂方之间商量着,该怎么根据现实需要来搞产能爬坡的事儿了。
再有就是定型投产后的更新设计、改进升级工作,这时就不止是军方和厂方之间的事儿了,还得把设计院所的人再拉回来,搞三方联动的集思广益。
T43中型坦克目前就处在这一阶段,属于已经定型投产的型号正在量产,新的改进升级型号在准备当中。等到设计完成并获得认可后,再逐步去替换掉已有型号的生产线,来实现转产的这么一种状态。
马拉申科主要好奇的是,这个“能挡住虎王,还能打穿虎王”的“打穿防住”设计目标,到底是谁给定下的。
通常来说是军方提需求、院所再去搞设计,这没错。
不过军方没提要求、没有给指派活儿干的时候,你院所那么多人也不能整天闲着吃白饭不是?搞搞提前预研和论证设计啥的,也算是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正常工作。
马拉申科是猜想这种乍一听感到有些离谱,让中坦完全胜过重坦的设计指标到底是谁给定的,会不会是院所预研的设计转化成实物了?
直觉告诉马拉申科,这不太像是红军在战争时期能给出的设计指标,因为跨度真的有些太过巨大、导致设计难度高到很可能无法实现完成。
红军向来务实的坦克装甲车辆设计指标要求,不应该能整得出这种活儿。
而面前这种能赶得上对日作战行动的新车,那一看必然就是卫国战争时期设计立项的产物,所以这问题就挺耐人寻味的。
而伴随着相伴抵达整列火车最后面的平板车边上时,望着面前这一溜排开、正在解开伪装蒙布,即将露出完整真容的新式坦克,老设计师的回答也顺着马拉申科的问题悄然脱口而出。
“这的确是莫洛佐夫同志领导项目团队提前进行的预研设计之一,早在44年初就已经开始了。莫洛佐夫同志当时提出,既然是预研设计就必定要有较高的前瞻性,不能只停留在现有的设计性能改进上,理应具备预想中下一代坦克的更强性能。”
“所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