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面对南方大明的军事压力下,清廷在没有更多的兵力投往辽东情况下,不得不默认了沙尔虎达等叛军在黑龙江流域的存在。未几年,渤海国建立,清廷也当全然不见。
不过,为了防备渤海国南侵袭掠辽东,清廷加大了对阿勒楚喀城的建设,派驻了八旗官兵七百余,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将其打造成松花江畔一座最为重要的军事堡垒。
两年前,明军攻入辽东,清廷的统治随即土崩瓦解,为了避免遭到明军的清算,各地清军纷纷北投渤海国,阿勒楚喀城顺势也落入渤海国的控制之下。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整个渤海国已拥有丁口近八万之众,其中汉人和掳来的朝鲜人占了七成,所据势力范围基本上沿着黑龙江及其支流流域分布,目前建有千人规模以上的城寨据点十余处。
不过,因为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整个渤海国仍旧无法做到粮食自给,每年需要用毛皮、鹿茸、人参等土特产从齐国手里或者相邻的镇州(今俄罗斯海参崴地区)换取大量的粮食。当然,每年至辽东和朝鲜的例行打草谷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地理条件更为优越的原奴儿干都司突然出现了势力真空,渤海国自然毫不客气地派兵南下,将其纳入治下范围之内。再加之,两年前,据守辽东的清军尽数来投,除了给渤海国增添了五千余八旗官兵外,还裹挟而来三万青壮民夫,使得渤海国实力骤然暴增。
现在,渤海国的兵马多了,人口也多了,随之而来的野心也开始滋生蔓延。许多人便存了这种想法,那就是趁明军于辽东立足不稳之际,集结全部兵马,南下倾力一击,就如同数十年前萨尔浒之役和松锦大战那般,就此奠定割据整个东北之势。说不定,以后我渤海国也能如清廷那般,寻机破关而入,进而席卷神州。
然而,作为渤海国的扶持者和最大的金主,齐国却对此坚决反对,还要求渤海国放弃占据的奴儿干都司旧地,甚至被要求退出松花江流域,避免与大明发生冲突,转而倾力向北,向西扩张。
面对齐国人的指导要求,渤海国顿时有些不满和委屈。
凭什么呀?
你让我们渤海国往北边和西边扩张,可是那里有什么?无尽的森林和山脉,冬天寒风刺骨、大雪弥漫,到处都是一片苍茫,春天又是无数的沼泽和泥泞,唯有短暂的夏秋两季,才可以外出狩猎耕种。
这些地方,除了皮毛,鹿茸,什么都没有。哪里像辽东那般,虽然冬天也是比较寒冷,但最起码那里已经被开发了几百年,可以算是熟地。而且,那里还有城市,村镇,道路,以及具有更适合庄稼生长的气候。
更重要的是,辽东之地更接近汉地,若是中原政权出现动乱,便可以顺势杀入关内,享受那花花世界。
“国主,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锡春站在殿中,大喇喇地说道:“咱们只要倾力南下,必然可全取整个辽东。这齐国向来是跟那伪明交好,自然什么都向着他们。这里不许我们占,那里不许我们夺,分明就是想把咱们渤海国往极北荒原里指使,跟那里的野人一起过茹毛饮血的苦日子。”
高据王座之上的渤海国主巴海面无表情地瞥了锡春一眼,对他的一番言论不置可否,只是端着酒杯慢慢地喝着。
锡春,乃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嫡孙,在撤离京师,逃往漠南后,不耐于在那里喝风吹沙子,随同一众八旗贵胃转道回转辽东,妄图再复割据之势。可是,两年前,在面对明军几路攻势下,又不敢拼命,直接弃了辽东,又北投他们渤海国。
如今,只是吹了一年多的冷风,住了一段时间简陋木屋,又吃不住劲了,一直在撺掇渤海国起兵南下,重夺辽东。
“郑王爷既然有此雄心壮志,莫如带领麾下两千八旗部伍,趁着风雪天,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