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治理一方(2 / 4)

拔萃,否则也不会成为未来的大唐宰相。

就是脾气有点执拗,还因为崔凝的缘故,导致他对于杨错从来都是恭敬多于亲近。

难道是来自“岳父”的仇视?

崔佑甫初至平武郡,并没有着急施行什么政令,反而先是领着数名自寿春跟随而来的年轻文吏四处走访,了解民情。

由于平武郡平定未久,郡内必然还有一些死忠于郭英乂的不轨之徒尚未清除,崔佑甫带着一帮文弱书生随意走访的举动,实在令杨错无法心安。

不得已,只好让韦皋领着十来名精锐士卒贴身护卫崔佑甫他们。

不出所料,从开始走访的第四天起,崔佑甫一行接连遭遇两次刺杀,幸亏刺杀的人筹划还不完善,韦皋又应对得当,才使得每次都能够有惊无险地渡过。

至第六天,杨错正准备出面阻止崔佑甫继续这一危险的举动时,他却自己停止了外巡。

连续几天的走访,崔佑甫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了平武郡的基本状况。

接下来,崔佑甫就开始有条不紊地针对平武郡的现状,施行起相应的政略来第一步,便是安抚百姓,收拾民心。

得益于大唐这杆大义的旗帜,以及前段时间陇右军的释俘之举,平武郡百姓对陇右军收复陇右,并不反感,或者还有些欣喜。

崔佑甫在征得杨错的同意后,乘热打铁,连颁两令。

其一、明年平武郡全郡粮赋交纳比由郭英乂统治时的八取一降为三十取一,自后年起粮赋交纳比将维持在二十取一。

其二,凡郡内八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以及九岁以下的孤儿,皆由郡府以布帛米肉进行瞻养。

这两令可说直接触及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惠益颇大,料想必可收取良效。

当然,无论是“减赋令”,还是“赡养令”,都需要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撑。

否则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幸好,当初为了支援郭英乂抗击山南大军,“前”平武郡太守曾从郡中征收了大量的钱粮物资。

后来,由于平武郡在短短数日内就杨错率军夺取,这些钱粮物资也没来得及转移或是销毁,白白便宜了杨错。

可以这样说,“坏人”由郭英乂当了,好处却是由杨错得了。

崔佑甫政略的第二步,便是将已在寿春施行得比较成熟的“亭里之法”,推行到平武郡郡。

一者为重新统计郡中人口户籍,二者也是为了彻底安定郡中治安。

第三步,则是鼓励百姓开垦荒芜土地。崔佑甫特地颁布政令凡新开拓之土地,五年之内不征收任何赋税,再往后五年只征半赋。

第四步,则是鼓励那些隐匿居住在山中地百姓,包括乌蛮人出山定居。

凡出山定居者,由郡、县府载入户籍,分配未垦土地,且三年内赋税减半。

这一举措。不但可以增加户籍,更可以消除祸乱治安的贼盗之源。

崔佑甫的内政才能,在这一整套政略措施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且他也充分考虑到平武郡内各宗族豪户的利益,将政令推行的难度降到最低。

当然,政令推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究竟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至少被杨错看在眼里的是,整个平武郡都忙碌了起来,百姓们脸上的表情,在“谨小慎微”中也慢慢现出了些喜色。

崔佑甫忙碌不停的同时,杨错也没有闲下来。

军务方面,士兵的征募事务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即使有杨错颁布的募兵令,但在起先的数日内,募兵的情况还是遭遇了出人意料之外的窘境,百姓应募者寥寥,而那些宗族大户也是丝毫不见动静。

就在杨错对这个由自己提出的募兵方法产生深深的怀疑时,情况却突然好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