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秦人的血,不会白流(3 / 4)

赵昆已经有了全盘构想。

在未来的五年之中,他要建立一个涵盖到大多数百姓的社会福利制度。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虽然说得冷酷,但在很大程度上点明了华夏之民的生活状况。

自古以来,华夏之民便以勤劳耐苦闻名。

为了求生存,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作为最纯正的农耕民族,数千年以来,大多数华夏之民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他们绝大多数的智慧,都用来钻研耕种。

他们的脚步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地里种点什么。

但是,哪怕勤勤恳恳的种地,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

过着累巴巴的日子,最后也就求个活下去而已。

这种状况,直到始皇帝一统华夏之后,依旧存在。

甚至大秦立国之初,百姓的生活状况更加的凄惨。

当时,天下刚刚止戈。

六国作为失败者,百姓的日子自然过得苦不堪言。

但是,关中老秦人的日子就好过么?

秦以一国之力,独战六国,百姓承担的压力,可以说是最大的。

但华夏一统之后,老秦人除了在心态上比较高人一等之外,其实他们的日子和六国百姓,区别并不是很大。

各种严苛的制度,落实下去之后,对老秦人并无多少优待。

从百姓的角度去看,大秦开始的那几年,百姓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那真的是动辄丢命的年代。

但从始皇帝的角度去看,如此去做,也是毫无办法。

华夏之地,七国争霸,打了足足数百年的仗。

始皇帝比谁都清楚,一统之后的华夏,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为了摒弃分封,始皇帝在华夏推行更加先进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转变,几乎是在制度上进行改天换地。

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正因为如此,始皇帝才会兢兢业业。

他心里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在自己手里没有完成,就更不要指望子孙后世了。

所以始皇帝才会大征民夫,修长城,建驰道,修建大型工程,从未停止过。

而始皇帝自己也几乎几年一次,巡游天下。

这可不是游山玩水。

要知道,在始皇帝那个年代,交通条件和如今的大秦不可同日而语。

很多人出趟远门,就得大病一场。

始皇帝若真的爱玩,又怎么会选用这种方式来折磨自己?

说到底,在那个时代,真的是帝王苦,百姓更苦。

全国从上到下,都如同绷紧的弦。

嬴政这个皇帝的日子,都谈不上什么享受,就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

也就是后来赵昆横空出世,大秦百姓的日子,才逐渐转变。

一路走来,其实赵昆感悟最深。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其实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管理的人民。

只要给他们的生活一点盼头,这些人就会拼了命地朝目标去努力。

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在无数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才取得了如今的辉煌成果。

国家富足了,自然要让所有为之努力的人收益。

而今天讨论的问题,就是这个。

赵昆打算将全民福利的概念提出来。

其实,这件事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义务教育,就是其中一项。

除此之外,赵昆还打算在全国推行公立医馆。

自神农尝百草,开启了华夏之地的医术传承。

《黄帝内经》、《神农本